Thursday, August 31, 2006



看著自己的血流出來的時候, 想起當日主耶穌捨己, 完完全全是為了救我們.
祂原是 神的獨生子, 卻甘願為我們受鞭打, 受悔辱, 最後連生命也捨棄了.
祂受的傷豈止一支針插入血管而已?
相比起耶穌, 我們捐血簡直是微不足道, 然而人們卻因為我們捐血而對我們恭敬有加.
很諷刺對不對?
捐一包血連救一個人也救不了, 我們卻受貴賓式招待
而耶穌基督, 直到今日也仍然被人悔辱. 祂為我們捨的豈止一包血而已?!

我這樣說是不是叫人不要捐血呢? 絕對不是!
我想, 捐血可以暫時延長某人的生命, 所以我為這個不認識的某人祈禱, 希望他及早接受永遠的生命.
捐血其實可以捐得很有使命感, 大家踴躍地去捐血吧!

Sunday, August 27, 2006

今天回家的路上又再想起未來一年要面對的挑戰.
CCF, 教主日學, 教會團契要面對的轉變等等.
很多時候也會問自己, 我是誰? 那有資格擔任團長? 那有資格教主日學?
這個時候我便想起羅馬書8:31
"If God is for us, who can be against us?"
假如 神要我擔當這些職責, 誰人有權指控我未夠資格呢? 包括我自己!
如果還是這樣懷疑, 便是輕看 神了!
所以要努力啊各位ST.. 不用怕, 因為我們都有 神的帶領.
不要再問有沒有資格的問題了, 只要努力做到能力範圍內的最好, 同時記住神是我們能力的源頭.

現在我又記起一段經文: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你們明白行走卻不疲乏的震撼性嗎?
飛, 旅程很快便結束.
跑, 也不需要跑很久.
唯有行路最需要耐力.
我們現在是一同在事奉的路上結伴同行, 而事奉這條路是條一生都要行的路啊!
今後遇到任何崎嶇不平的路, 或是行到疲倦的時候, 記得記得把目光轉回 神身上.

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
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看到經文的震撼嗎?
看到 神的偉大嗎?
努力啊各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給別人問及你心目中神是什麼形象?

我還住在宿舍的時間(大概大半年前吧) 我housemate 就問了我這個問題. 她說她的家庭是一半jewish 一半christian. 所以她兩種也信, 但也沒有preference. 她還說. 她很難相像耶穌是中國人. ( of course she talked to me in english ^^)

我當時第一個答案是我心目的神沒什麼特別形象. 頂多就是一團光的形象. 然後關於中國人的問題. 我便想起小學時的聖經書. 那書圖話中的耶穌可不是中國人呀! 像歐洲人多一些. 不過當時我也沒有深究這個問題

今天看到<<認識神>>的第四章時. 我才發現十誡的第二誡原來不是不可拜偶像這麼簡單.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copy from http://chinese.sdaglobal.org/doctrine/commandment.htm)

敬拜神像, 用任何形式去代表神. 也是危險的. 因為神像並不能代表神的所有屬性, 羞辱了神. 亦會誤導我們. 硬將神的旨意和屬性套入我們的思想. 就像亞倫制造了牛犢的像, 令人們誤認為狂歡縱樂地敬拜是對的.

雖然我大致上也明白巴刻所說的, 也認同他的論點. 卻覺得他所講的很難做到. 我們身邊好像有很多作者所說的神像. e.g.耶穌的圖畫. 十架, 聖像. etc. 雖說我們清楚我們所敬拜的是聖經中三位一體的真神. 是獨一的真神就行. 但好像介定也很模糊, 有點兒confusing. 不知大家對這些"神像" 又有什麼看法?


Wednesday, August 23, 2006

前兩個星期我join Mom係downtown west side派食物
而我聽佢向我地介紹自己既時候, 就更明白咩叫"愛"
一個坐輪椅既女人, 十一年每晚都上街派過千個三文治
佢offer既唔單只係兩塊麵包, 而係對路宿者既愛.
當Mom同我地講緊野既時候, 突然有個後生仔走過黎, 叫一聲"Hi Mom!", 然後一個擁抱, 已表達很多.

見到Mom既Street Ministry就令我諗起聖經入面既耶穌.
佢地唔介意d人既背景, 佢地所見到既只係一班需要 神既人. 愛就係咁. 愛係唔睇背景, 唔睇究竟一個人係唔係值得去愛.
而今日值得我地反省既, 就係人地見到我地班基督徒既時候, 佢地見唔見到耶穌既影子呢? 我地可唔可以下定決心去效法基督呢?

除此之外, 我亦都係派食物既時候領悟到另一樣野, 就係"家"既重要.
我見到一個個路宿者, 佢地流浪街頭既原因有d係因為事業失敗, 又有d係因為家庭破裂.
咁就令我諗起, 我地就算淪落到咩地步都好, 我地起碼有一個家, 可以比我地重新開始. 但係呢d人呢? 佢地可以由邊度再開始?
思路一直落去, 我就諗起今日加拿大對同性戀既支持.
同性戀既問題已經唔係兩個人關係睡房做既野咁簡單, 同性戀呢樣野係fundamentally破壞緊家既觀念.
同性戀只係咁多樣罪既一樣, 我扎心既係家庭觀念被毀滅.
當性別既界定逐漸矇糊, 男女既定義被reduce成只係性器官既分別, 社會會變成點? 其實今日我地已經經歷緊.
我地既下一代會活係一個點既社會? 加拿大既未來會變成點?

Can our nation be changed?

Monday, August 21, 2006

我終於看完了使徒信經新譯!! 哈哈! 是不是有點兒太慢? 沒辦法吧... 一來我比較懶惰, 二來看這些informative 的書真的很需時呢=P 其實我也不是完全明白整本書的內容. 不過最後的一兩個chapter 我比較有感動

作者解釋了身體復活, 並享永生. 可能我們還比較年輕, 沒多想到死亡, 所以死亡對我來說並不恐怖, 只是一件必會來臨但卻很遙遠的事. 不知道大家會否與我有同感, 主必再來也是很遙遠也必來臨的事, 但也沒有死亡那樣實在. 因為我們每日也在新聞報章電視甚至身邊看到死亡. 但這也正好表示一些像我一樣的人其實十分短視, 我們只看到眼前的事, 沒看到罪得赦免, 身體復活, 並享永生的美好將來.

而且我覺得身體復活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不像只是靈魂復活, 而是像耶穌復活一樣, 衪已戰勝罪的權勢, 並不逃避有形的軀瞉, 帶著已得勝又已被改變的身體復活. 所以我們更應有信心的盼望將來, 儆醒等候將來的永生, 還要在今生的時間好好準備, 就像新娘等待新郎迎娶一樣, 帶著興奮的心情好好計劃自己的時間, 做好一切預備工夫.

其實也和我們CCF今年的年題很有關, 要敢於去做, 突破自己, 因為我們要放眼去看更遠的永生. 根本沒有什麼可懼可怕的. 大家覺得對嗎?

Friday, August 11, 2006

Still Reading: 耶穌真貌
我想share番呢本書一d好touch到我既野
耶穌出生在加利利 而加利利是一個當時好cheap既地方 & 其他人pei視加利利人
佢地講野又有口音 所以耶路撒冷d人一聽就聽得出耶穌係加利利人
佢仲話自己係彌賽亞 所以d人真係好唔妥佢
但是佢 still 為人的罪而死!!!!
also, 佢係可以用d神蹟黎dat人 好讓人知道祂真是神而相信祂
可是祂沒有這樣做
祂只想我們由衷的愛祂
isnt His LOVE just enormous??!!!! >3<

Sunday, August 06, 2006


使徒信經新釋整本書主要是把使徒信經的十二條分做更細的章節深入的解釋, 可謂基督教信仰的撮要, 對初信者加深對基督教的認識很有幫助.

這本書分了三個大題: 聖父, 聖子, 聖靈, 然後再分細題討論, 內容包括教會的歷史, 我們的誤解, 還有我們對信仰的態度, 應有的責任. 就如聖父那部份, 就分為:我信所以我活, 信仰的要求, 我信上帝, 全能的父, 創做天地的主. 這些題目, 都很適合我們週會信仰內容的部份.

雖然書大致上也很深入淺出, 但是中間也有一些很深的邏輯, 要多讀幾遍才能理解. 不過絕對是介紹給初信朋友的一本好書

Friday, August 04, 2006

Currently Reading:
耶穌真貌 The Jesus I Never Knew
This is a pretty good book! It talks about what Jesus is like, walking through the scenes of what happened at that time. However, the translation is sometimes a bit weird, and the author always sidetrack to other ppl's opinion or stories...
Another book:
耶穌生平與福音書要領
This is a book that briefly talks about how the 4 gospels describe Jesus. It strictly follows the Bible and gives you lots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such as 餅和酒的意義, 什麼是用聖靈和火施洗... Great book again!